我們相信財務知識應該屬於每個人

從2018年在板橋一間小辦公室開始,我們就在想一個問題:為什麼財務分析聽起來總是那麼遙不可及?七年過去了,我們已經陪伴超過8,000位學員建立起自己的財務思維框架。

8,247
累計學員人數
92%
課程完成率
4.8
學員平均評分
156
更新課程單元

從基礎開始,紮實前進

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堅持從最基礎的概念教起。答案很簡單:因為我們看過太多人因為跳過基礎而在進階內容上卡關。

2020年疫情期間,我們將所有課程重新設計。不是為了趕流行,而是發現學員在家學習時需要更清晰的架構。那段時間我們訪談了超過200位學員,重新調整了整個教學節奏。

現在的課程設計,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實際應用場景。我們不會告訴你「學完這個就能致富」,但會幫助你建立分析財務數據的基本能力。這些能力可能用在評估投資機會、規劃家庭預算,或是理解公司的財務報表。

財務分析教學環境

認識我們的教學團隊

我們的講師都有實際的產業經驗。不是那種只會理論的,而是真的在企業財務部門待過、處理過真實數據的人。

資深財務講師林煥廷

林煥廷

資深財務分析講師

在上市公司財務部門工作了十二年,2019年加入我們。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「數字會說話,但你要會聽」。擅長把複雜的財報拆解成容易理解的邏輯。課後經常會收到學員傳來的財報分析問題,他都會認真回覆。

課程設計主任邱澤宇

邱澤宇

課程設計主任

從金融業轉到教育領域,專注於課程架構設計。他堅持每個新單元上線前都要經過至少三輪的測試學員回饋。2023年主導了整個課程系統的優化,讓學習路徑更符合不同背景學員的需求。週末常在咖啡廳修改課程大綱。

學習環境實景
課程教材研發過程

我們如何看待教育這件事

實際應用優先

理論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麼用。每個概念我們都會搭配真實的財務案例,讓你看到這些分析方法在實際情況中是如何運作的。

彈性學習節奏

有人下班後學習,有人利用週末。我們設計的課程可以配合不同的時間安排。沒有硬性的進度要求,但有清楚的學習路徑建議。

持續更新內容

財務分析的工具和方法會演進,所以課程也需要跟著調整。2024年我們更新了43個課程單元,加入了更多台灣企業的實際案例。

我們的教學方式

經過這幾年的調整和優化,我們整理出一套相對穩定的教學架構。不敢說完美,但至少在學員回饋中得到不錯的評價。

01

結構化學習路徑

從基礎會計概念到財務比率分析,再到現金流量表解讀。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,學完一個單元再進入下一個。不會讓你在一堆資訊中迷失方向。

02

案例導向教學

理論講完馬上看實際案例。我們收集了大量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財報數據,用真實的數字來示範分析過程。這樣比較容易記住,也更能理解實際應用情境。

03

漸進式難度設計

不會一開始就丟複雜的模型給你。先從簡單的單一指標開始,慢慢組合成完整的分析框架。每個新概念都建立在之前學過的基礎上。

學員實作練習場景

接下來的計劃

2025年下半年,我們會推出進階財務分析專題系列。這是回應很多完成基礎課程學員的需求。內容會聚焦在產業比較分析和企業價值評估的實務操作。

同時也在規劃增加更多互動練習的機會。不是考試那種,而是模擬真實情境讓學員自己動手分析。目前正在跟幾位產業顧問討論案例的設計細節。

如果你對財務分析有興趣,2025年9月會有新一期的基礎班開放報名。或者你也可以先看看我們的課程大綱,了解整個學習架構。歡迎到板橋的辦公室來聊聊,喝杯咖啡討論你的學習目標。